艺术资讯-陈持平艺术家官网-中国名家书画市场网

沈鹏:书法家不是单纯写字,而是进行艺术创造

      沈鹏论草书

      在各种书体当中,草书最能表现书写者的个性,所以前人曾有「观人于书,莫如观其行草」的说法。草书(包括章草、今草)的笔法、结构,经过2000年的发展,达到了笔路变化多端、莫测端倪的程度。然而,我们却不能说已经达到顶峰,无可前进了……时代精神、审美观念以及国外艺术流派,势必影响今天书法的风貌,把我们时代的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。

      要讲书法的尚意。意象、意境、意趣,舍草书无以扩充到极致。而草书的笔画、笔意,反过来又影响和丰富了「他书」。

      各种书体中,笔法最丰富者属草书……草书的「点画」在「使转」中运行,被「使转」带动。草书点画与楷书点画之区别,可以从「使转」在两种书体中占有地位的相异得到正面的证明……草书对各种书体的笔法要无所不悟,则是草书表现力丰富的奥秘,也是草书创作中难度大的一个原因。

      对于草书笔画的不可替代性,我在此引用一段话,乃是刘熙载所说:「移易位置,增减笔画,以草较真有之,以草较草亦有之。学草者移易(音叶)易知,而增减每不尽解。盖变其短长肥瘦,皆是增减,非止多一笔少一笔之谓也。」须知,字形增减笔画,还只属外部形式的变化,而「短长肥瘦」的增减,关系到风骨与神气。一切个性特征,皆从此生长、分野。草书的创作者循此深入堂奥,欣赏者则由此体会其中三昧。最复杂的变化,实肇端于最原始的基因。

      倘将草书比为文学中的诗歌,旭、素便是诗歌中的屈原、李白,达到了浪漫主义的高峰。常言「唐人尚法」。「法」不仅指楷书,也包括草法。在一定意义上,越是狂放不羁的草书,越严格受制于自身法则。

      我们可以把八大的写意画当行草书看,或者把他的行草书当写意画看,这意味着其中有着相通的理法,是通同,是深入到潜意识中的相互沟通。绘画的表现力,还要以再现能力为基础。欣赏八大莲荷的长茎,那屏气呵成的一笔,如果没有相当功力的中锋书法能力,是画不出来的。八大山人的研究家王方宇先生说过一段有意味的话:「张大千曾问李瑞清,八大山人写过没写过篆书?李瑞清先生便指向一幅《荷花图》说,这荷梗就是篆书。」这里,点明了书画用笔相通的道理。不消说,并非只要有了书法能力便具备写实的本领。王方宇还说,张大千画的荷梗就没有八大的摇曳之态。反之,八大所作篆书又受了绘画的影响,追求用笔的动感,粗细不同,不结不板。

      中国书法线条的基本特点,可以表达为「一波三折」,并且不限于「波」笔;是「三」,也不止是三。

      「一波三折」的美学意义,在于自觉追求统一物的对立面在矛盾中转化,达到艺术上的深厚、隽永,回味无穷。「一波三折」由一点画到一字、一行、一篇章,都体现为一个封闭世界内部的循环往复,造成活泼的生命。

      当前写草书者颇不乏人,而进入狂草者甚少。我们时代充满着快速的节奏,呼唤着昂扬进取的精神,也决不排除视觉的刺激性。可是相比之下,狂草的凤毛麟角令人遗憾。这首先是狂草书法难以理解,接受者少。对书写者来说,学习的难度大,不仅写好楷书、行书不足以尽狂草的基本功,而且甚至写好一般草书要进入狂草也还要有一个质变的过程。

      狂草有其自身的规律性。狂草要有更高的创造力,其重要特点也是难点之一,是要打破「行」与「列」的界限,在不损害字体规范化的前提下使字的结构变形、上下覆盖、左右通达,实现有限范围内的无穷变化。它不是简单的一般草书的扩充。狂草写长轴固然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,而横卷因其宽度有很大的扩展余地,所以能有大的发挥,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    草书的变化多端,追本溯源仍在「一画」。把笔法置于书法艺术的首位,并不贬低结体的重要性。然而结体的价值,只有在笔法的主导下才得以充分发挥。

      草书的「字群结构」,最早应推到东汉张芝变章草为今草。章草从隶书演变,分波磔,不连绵;今草虽借鉴章草而源从楷书,取消了隶书的波磔笔法,加以连绵,到王羲之可以说是集大成。王羲之字帖中出现的连绵草,有的二三字连属,举例如《丧乱帖》中的「痛贯」、「当奈何」等;有的多至数字连属,见于《得示帖》中的「知足下犹未佳」、「吾亦劣劣(中隔一‘明’字)日出乃行」等。

      这在今天认为是写今草书「天经地义」的事情,在当时却是一个大的变革,大的创造!连绵,应指笔画相连,至于「气」的相连,则是对草书的根本性要求。章草延续隶书的横势,今草便取纵势,「字群结构」是到了今草形成的。但「字群结构」不限于连绵,可以看作整个篇章中的一个单元,类似乐曲中的一个单纯音符可以包括2分音符、4分音符……直到32分音符,还有附点音符,都为着加强旋律变化。

      发展到今天,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。草书,作为传递信息的功能已弱化到最低限度,而书法的艺术性、创造性却达到了极致。无论书法家们创作草书还是人们欣赏草书,「认字」已不是最主要的目的。书法家从事的创作活动,已非一般意义上的「写字」,而是「艺术创造」。艺术家通过草书创作抒情达意,表现自我,表现心灵深处最强烈的感悟,来反映人文精神,展示时代风貌。

      我们完全可以说,正因为狂草把神韵的重要性上升到最高,所以功力也要有相应的极深厚的基础。

      既然草书有其自身特点,那么说到功力的时候怎能忘记草书功力的特殊性?事实是,从线条运行到章法、结体,并非学好了真、行书体便能「水到渠成」地写好草书。

      「真以点画为形质,使转为情性;草以点画为情性,使转为形质。」孙过庭的经典论述,把真草二体的点画、使转与形质、情性来了一个颠倒。前一句说「真」,静态,由「使转」获得动感、神韵;后一句说「草」,动态,而动感、神韵却从「点画」生发。需要说明,真草二体的动静以及使转、形质的关系是相对的。真书的点画中有一波三折,岂不有动感?草书的使转有间歇、停顿,岂不有静态?而「使转为形质」一语的真谛,在于说明草书特别是狂草,自始至终连绵不断的运行,以致在真书中为「形」的主要特征的「点画」,到草书让给了「使转」「,使转」成了草书形质的主要特征。而「点画」,因其在草书中常表现为短促、急速,或有时大幅度地拖长,上升为「情性」。与真书相比,草书中的点画既由静态进入动态,还要体现创作者个性与艺术的神韵,因而具有更大的难度。


      沈鹏,著名书法家、诗人、美术评论家、编辑出版家,首批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。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、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、艺术顾问。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、代主席、主席,共二十年。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,全国政协委员,中央文史馆馆员,中国文联荣誉委员,北京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等兼职教授,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导师,国家图书奖历届评委、副主任以及多种社会兼职。发表评论、散文、随笔百万字以上,创作诗词近千首,创办、主编国家级美术专业刊物多种,编审或责编大量图书,有的获国家图书奖。一贯热心参与全社会的公益事业。沈鹏先生以书法诗文著称于世,是集艺术思想、创作和评论于一身的当代艺术大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