艺术资讯-陈持平艺术家官网-中国名家书画市场网

艺术教育如何成人之美?

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一种独特类型,是“呈人之美” ;艺术教育则是让每个人通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,成为完整幸福的美好的人,是“成人之美” 。而教师,自然就是最擅长于“成人之美”的人:首先帮助成就他人、在此过程中同时成就了自己的“成人之美” 。

      

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 ”自古以来我国重视艺术教育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下发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》,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,并对学校美育课程设置、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的建立、师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做出重要指导。这对艺术教育而言,是重大的政策利好。


因为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日趋凸显,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高度重视艺术教育。作为发展中国家,我国的艺术教育也正在发展中。我国当下的艺术教育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难题,教育各界都在积极探索应变之方。


(一)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


总的来说,我国艺术教育当下呈现出的问题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     

1.艺术教育目标功利化、外延狭隘化、内容庸俗化。


艺术教育目标功利化。现行的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功利色彩浓重,学校里的艺术教育只重视少数尖子生、特长生,把应该普遍提升的艺术素养、普遍培养的艺术思维,变成少数人的专利,名为素质教育的成果,实为应试教育的遮羞布。在家庭教育中,父母们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艺术辅导班,美其名曰是艺术教育,事实上为加分而艺术,为攀比而艺术……


艺术教育外延狭隘化。很多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音乐教育、美术教育、舞蹈教育,或者认为搞搞活动就是艺术教育,缩小了艺术教育的范畴。它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片面追求,加重了功利化的倾向,一方面也导致了人们对真正的艺术教育的漠视,忽视了艺术教育对日常生活所起的熏陶与引领的作用,从而限制了艺术教育的发展。


艺术教育内容庸俗化。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,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挖掘、继承与发展。一方面,学生的生活被流行艺术包围,对影、视、歌星感兴趣,普遍与民族艺术、高雅艺术距离遥远,因而缺乏兴趣。另一方面,我们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开展艺术教育时,重点也放在了知识、技能的训练上,忽视了审美意识的培养,忽视了鉴赏美、表现美、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训练。


2 .艺术教育课程边缘化、课堂单一化。


艺术教育课程边缘化。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,甚至可有可无。在应试教育“唯分数”的指挥棒下,所谓语数外等“主课”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,需要大量时间,艺术课常常是最先被“掠夺”和“侵占”的对象。


艺术教育课堂单一化。普通艺术教学模式死板、形式单一、内容陈旧,无法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,当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。学生对这样的艺术教育普遍兴趣不高,这也反过来减低了教师的工作兴趣与乐趣,从而让本就偏少的艺术教育课时成效更低微,也就更加难以调动相关的所有人对艺术教育的学习热情与创造精神。


3 .儿童艺术教育成人化。


教育者用成人的感觉、视野、思维和方法,来“越位”和“代替”儿童过一种非儿童化的艺术教育生活,不是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和天赋,而是关注其能否过级拿奖;不是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,而是用艰深的技能“恐吓”孩子,等等,如此使得儿童的艺术教育生活被扭曲,被肢解。艺术也就远离了儿童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:“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,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,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。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,特别是美育。 ”


4 .农村艺术教育荒漠化。


艺术教育最严重的一块短板,还是在农村。思想观念落后,物质资源匮乏,艺术教师欠缺,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可谓步履维艰。根据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马卫星等2009年到2010年对黑龙江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进行的调查,没有音乐教师的中学占40%,没有音乐教师的小学占30%,在调查学校60名小学音乐教师中仅有9名专职音乐教师,占15%;20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中,专职教师虽然占80%,但其中39.6%为非音乐专业毕业。在许多农村中小学,不仅音乐师资匮乏,而且大多没有任何乐器,更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。